曾国藩:被时代推着走,也要走出自己的天地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有人身处高楼 有人身处在洪流 曾国藩:被时代推着走,也要走出自己的天地

曾国藩:被时代推着走,也要走出自己的天地

2024-06-02 07:3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01

心平,然后可历世路之险

曾国藩的理想很美好,他只是想做一个圣贤之人,流芳百世。

可惜现实不允许,他的一生都被束缚在官场里,起起伏伏。

他被拴在名为“清朝”的铁链上,做了半辈子读书人,突然就从文官成为了一个武将。

他顶着湖南帮练大臣的名义,赤手空拳创立了湘军,接着还得练兵、行军……

他就是块砖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。

所以他的处境一直是被动的,进不得,退不得。

他说:“居心平,然后可历世路之险。盘根错节,可以验我之才;波流风靡,可以验我之操;艰难险阻,可以验我之思;震撼折衡,可以验我之力;含垢忍辱,可以验我之操。”

他在这波涛滔天的时代洪流中,奋勇向前,平定太平军,剿灭捻军,处理天津教案……

他从一位大儒,成为了一等毅勇侯。

正是因为被时代裹挟了,他才更不服输,才更要走出自己的通天大道出来。

有人说:“个体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是很难逆转的。”

不畏不惧,时刻磨炼自己,遇到困难时,才能有与之抗衡的力量。

不然只会沉入河底,成为无数数不清的沙砾之一。

02

尽管前方什么都没有,但是也从未放弃

余华在《活着》中塑造了一个被时代跌宕裹挟着的徐福贵。

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种重大变革,他一生处于不断的失去中。

那时候,“人是为着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”

余华用最真实、最自然的笔触,描绘出了那种苍凉无奈的悲壮感。

有人说既然这样悲惨,活着还有意义吗?

可是在那样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代里,人就像无处可栖的浮萍,这是很多人的生活,历史洪流不断推动,小人物身上的不屈难道不是更值得赞颂吗?

疫情之下,人人裹挟其中,有好多不如意,有好多愤愤不平,但我仍相信,中国人是最坚强的人民,是最好的人民,疫情终将退散。

余华在《文城》中这样写道: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找寻,时代的洪流推动着每个人的前行,尽管前方什么都没有,但是也从未放弃。”

时代中的我们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,时不时地就得迎来一个巨浪。

有的人迎面而上,有的人厚积薄发,有的人暗自神伤。

想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,需要自己认真思考,至于孰优孰劣,生活自然会给出答案。

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在被时代推着走的同时,也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选择。

03

人要有信念

丁玲说得好:“人,只要有一种信念,有所追求,什么艰苦都能忍受,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。”

知晓自己心之归处,不彷徨无措,才能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,寻得一方安身安心之地。

末代皇帝溥仪可能会是个好人,可惜他生错了年代,只能屈服于那个时代,他的无奈和可悲让人唏嘘不已。

他一辈子都没有活出自己,一直都是被人控制压着。

——从离开母亲、登上皇位到离开皇宫、和婉容离婚,他一直在被迫做出选择。

他身居高位,却如同傀儡。

尽管溥仪是大时代下的牺牲品,懦弱和自负仍然是他的致命弱点。

年轻时候的他也曾经血气方刚过,想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。

可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被时代的潮流推着走,这时的他,已经失去了皇族血脉中应有的大义。

他是皇帝却又不是皇帝,再次当上皇帝,却沦为棋子,最后只能妥协,接受命运的安排。

导演贝托鲁奇在拍摄《末代皇帝》这部电影的时候,不知道是否也是带着同情的眼光看溥仪的呢?

04

时代是股洪流,莫之能御。

身处其中的每一个现代人,总归要学会如何去应对,这繁复光彩的物质与欲望交汇的世界。

是离开还是留下,是行动还是静止,时间的列车上,不管有没有人指导你,总要自己做出选择。

不怕艰难,坚定自己心中的大义,如此,活出自己的人生。

作者:过三川, 忠于本能,是个俗人,生命不息,创作不止。转载联系南师国学堂(NHJGXZH)

向您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

↓↓↓

历史百科号

ID:lishibaikehao

历史世界博大精深,关注历史百科号,带您学习历史,增长见识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